當前,物流行業步入“信息化”“智能化”的發展階段。“十三五”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,而降低企業物流成本、加快推進物流鏈創新、建立現代物流體系則成為主要途徑。
今年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也提到,要鼓勵線上線下互動,推動實體商業創新轉型,完善物流配送網絡,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。當前,物流行業正處在新舊格局轉化時期,促進物流行業信息化轉型、引入O2O等商業模式助力“互聯網+物流”成為創新路徑。
政策支持推動物流行業信息化發展
2015年7月1日,國務院印發《關于積極推進“互聯網+”行動的指導意見》,《意見》提出“互聯網+”高效物流重點行動計劃:一是要構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體系;二是要建設深度感知智能倉儲系統;三是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調配體系。8月19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做強現代流通業這個國民經濟大產業,推廣電子商務等新興流通方式,實施“互聯網+流通”行動計劃,鼓勵流通企業發揮線下實體店的物流、服務、體驗等優勢,推動實體與網絡市場融合發展。
事實上,改進傳統物流模式已經成為行業變革的必然選擇。長期以來,物流行業效率低、成本高、規模小、服務參差不齊等問題日益突出,物流“痛點”制約著實體企業、物流公司、運輸資源等多方的有效整合。有數據顯示,中國物流目前的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一,去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20萬億元,貨車司機3000萬人,在用車輛1450萬輛,從業人數達八九千萬人。如此龐大的社會資源如何加以整合并提升效率,不僅關系到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,更關系著國民經濟運輸動脈的有效運轉。
物流信息化發展的今天,如何降本增效、創新轉型?智通三千物聯信息服務平臺成為了一個實踐模板。據介紹,該平臺是由江蘇零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人保、浙商集團、交通銀行攜手共同打造的集在線信息共享、在線交易、在線支付、在線保險、在線分配、在線跟蹤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網上物流交易平臺。平臺通過“互聯網+物流”的理念、采取O2O的商業模式,以線上平臺、線下服務的方式,改變物流行業傳統經營方式,幫助企業和車輛線上面對面直接交易,繞開物流中介環節,幫助企業降低物流費用,幫助車輛提高配貨效率和收益。
過去,一個司機如果不知道價格、不清楚貨物,配貨的過程困難重重,運輸配送效率極低且容易造成資源浪費,而智通三千將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技術應用于物流領域,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資源整合能力,最大限度縮短物流中間環節,進而大幅度提升物流運行效率。
物流行業供給側改革找到突破口
無論是宏觀層面市場的供需平衡,還是實際運轉中商品流通的高效,都需要物流行業的高度配合。提高物流行業的服務能力是助推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,而物流行業自身的轉型發展也需要供給側改革的思路。當前,我國物流效率相對較低的現狀造成產品生產成本增高、流通效率降低,據統計,物流成本具體分攤在單位產品銷售價格上所占的比重已經達到50%—70%,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擴大內需、增進消費的有效推進。
物流作為服務業,正在向專業化、標準化、智能化方向發展,然而物流行業發展仍面臨著成本高、產業結構布局不合理等制約因素,物流業自身難以根據市場需求提供有效供給。提升中國物流的整體效率并降低成本,使之與高速發展的互聯網、電商等行業有機融合,成為物流業供給側改革的路徑。
智通三千董事長蔣明輝表示,中國的物流成本過高同時也導致了消費成本過高,如何降低中國物流成本是一個重大課題。在今年的兩會上,物流被18次提及,而智通三千本身是把傳統物流與互聯網技術做了整合,目前已經在全國600多個城市做了布局,今年的目標是布局全國1500個城市,為更多的企業和司機做更優質的服務。
記者從長江經濟帶托盤循環共用推進大會上獲悉:2009年至2015年我國托盤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長,總產量逐步穩定,預計未來5年我國托盤保有量高峰可望達到12億片至15億片左右。
我國托盤企業分布集中在長三角、珠三角、環渤海及上海、廣州、天津、北京等地和大型城市經濟圈,約占企業總數的35%,托盤產量約占總產量的60%。目前符合國家標準推薦的兩類規格托盤比例為20%左右,符合其他國際標準和各行業托盤標準的托盤占總量的45%左右,其余為完全不符合任何標準的非標定制托盤。
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托盤專業委員會的托盤市場調研測算,我國現有托盤中木托盤所占的比例為78%,木質材料仍成為托盤的主要材料。實踐表明,木質材料屬于可再生資源,是一種理想的環保材料。
目前澳大利亞、美國、歐洲以及日本、韓國等很多國家均已完成了托盤共用系統的建設,實現了托盤的循環共用。其中日本發展托盤共用系統用了約30年時間,韓國用了約20年時間。
我國目前木托盤規格包羅萬象,來源五花八門,質量千差萬別,受制于內部管理及外部循環大環境尚未完全建立的條件,一次性木托盤占據絕大部分市場,托盤廢棄物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,資源匱乏與經濟發展矛盾日益突出。
據悉,我國標準化托盤推廣工作面臨的障礙是:受傳統觀念及多種因素影響,低價一次性托盤需求旺盛,標準化工作亟需完善,市場推廣與實施需要宣傳貫徹與磨合。此外用戶自主性強,行業間管理與協調難度較大。與會專家表示,要補上傳統托盤成本高、回收難、不環保、影響裝卸效率的短板,實現高效物流和資源的有效循環,需要加快建設標準化托盤循環共用系統,在區域或全國范圍形成保障托盤、周轉箱等運輸包裝物循環共用的網絡及運營體系。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可以在全供應鏈、跨產業鏈實現物流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統合,結合RFID電子標簽、GPS、GIS等高新技術應用,讓物流早日“綠”起來,真正降低倉儲成本,切實提升綜合效益。